欢迎来到尊龙人生就是博中国区网站!
欢迎来到尊龙人生就是博中国区网站!
新闻详情
首页 > 新闻中心 > 范伟、赵本山现状……一声长叹

范伟、赵本山现状……一声长叹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2025-01-31

  他一袭灰色中山装★,戴着一顶青色小帽★,蔫头巴脑★,哏哏着脖儿,引爆了全民笑点。

  2016年,54岁的范伟凭借《不成问题的问题》夺得了影帝★,颁奖词中评价他★“秉持静水深流的意境★,把善恶与媚俗,做了细腻的诠释”。

  但在春晚舞台上★,范伟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在直播中说错一个字★。只是越怕啥,往往越来啥。

  2004年★,赵本山和范伟一起做客了访谈节目。有网友对范伟留言:★“您可千万别离开本山大哥★,没事多给大哥买几颗大中华。★”

  2011年的春晚★,演完小品《同桌的你》之后★,赵本山一下了舞台,就进了医务室吸氧。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1986年,29岁的赵本山已经正式调进了铁岭民间艺术团,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正式搭档——潘长江★。

  一个是草根艺人赵本山★,一个是梨园子弟潘长江★,一个是“瞎子张志”★,一个是“关东丑王★”★,两人一拍即合,演了出戏★,叫《大观灯》。

  因为这句金口玉言★,范伟被选上参加全国相声大赛,虽说没能得奖,但从北京回来后,范伟摇身一变,成了团里的骨干。

  只是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民间演员,向来不受规矩管束。刚一开始,他们就给了赵本山一个下马威——赵本山约开会,不来;赵本山安排工作,不去★。

  1990年,33岁的赵本山终于第一次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表演的是被连毙三次的小品——《相亲》★。

  2012年,赵本山讲到徒弟时★,信誓旦旦地说:“除非我撵他们走,我撵他们都撵不走★。”

  赵本山将二人转比喻为冬天的一棵大葱★:叶黄★、根绿★、心不死。要将这么一个日落西山的行当扶起,难度可想而知★。

  这是赵本山的最后一个春晚舞台,他留下的最后一句台词是:★“此处省略一万字★”★。

  看着舞台上卖力演出的民间艺人,赵本山突然觉得,自己需要为二人转做些什么。

  身边人都不解,觉得这是一条费力不讨好的路,明明凭借着春晚的名气,赵本山轻轻松松就能赚到盆满钵满。

  而一个月前★,他花2亿价钱购买的私人飞机“本山号”刚刚落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舆论的硝烟都还未散尽。

  在电影这个行当★,范伟被称为娱乐圈最被低估的影帝。任何小人物的矛盾与市侩,范伟信手拈来,演得稳稳当当。

  电影这个行当的门★,给范伟开了一道缝。门里的世界,比春晚舞台更让他游刃有余。

  2001年,赵本山收下第一批弟子后,举办了“二人转本山杯大赛★”,开始搜罗和挑选东三省的二人转人才。

  蛤蟆和野菜,是当时赵本山品尝过的最佳美味。除此之外,他吃的是村里人接济的百家饭★,穿的是同龄人不要的旧棉衣。

  后来两人去吃饭,杨宝玲胃口小,饭剩了一些,范伟看着剩饭心疼,就端过来自己全吃了★。

  第三个姑娘叫杨宝玲,刚从学校毕业,比范伟小六岁。看着眼前青春靓丽的姑娘,“中年永驻★”的范伟★,突然开始自卑★。

  不久之后★,一个穿着跨栏背心,叼着烟★,一嘴地道河南话的老农民出现在电影中★,范伟把这个角色彻底演活了★。

  一张银行卡给了前妻生下的大女儿,其他的留给了现任妻子,还嘱咐徒弟们千万不要分开。

  2009年★,赵本山自导自演的《关东大先生》★,是范伟和赵本山的最后一次合作。

  去约会之前,范伟局促不安,姐姐揽下了他的造型工作——紧身裤、费翔同款爆炸头★,还顶着一个大脑袋。

  初选时,团里的演员挨个给编辑念本子★,因为本子是自己写的,范伟读起来抑扬顿挫,真情流露。

  遥想当年★,从普普通通的东北农民到一呼百应的★“小品之王”★,赵本山走了三十年★。

  二十年影视生涯,范伟出演了一百多部影视作品★,作品的质量飘忽不定,范伟的表演却挑不出错。

  那时候★,范伟在曲艺团工作稳定★,但因为“长得着急”,迟迟找不到对象★。家里人急了,开始给他张罗相亲★。

  吃晚饭的时候,赵本山拎着瓶铁岭老窖挨桌敬酒★,敬酒词一套一套★:“一杯生二杯熟★,三杯四杯是朋友★”★。

  范伟很憋屈★,好几次和赵本山辞演:“哥你要不换个搭档吧★,换个女搭档★,光棍戏太难演了★。”

  在赵本山唱着《小拜年》★、《月牙五更》,在乡间简陋的舞台上摸爬滚打时,范伟站在学校礼堂里,《红灯记》★、《沙家浜》,他张口就来。

  祸不单行。这一年的9月30日,拍摄《乡村爱情3》时,52岁的赵本山突发脑溢血★,被送到了医院。

  他决定,要收几个二人转弟子,将二人转从东北这个小旮旯,推向全国的大舞台。

  在赵本山风头无两时,他的拥趸们一呼百应;而当他不再辉煌时★,猢狲们也散得像阵风。

  为了不让赵本山犯难★,范伟打了声招呼★,离开了排练中心。这让赵本山高看了范伟一眼★:“宠辱不惊,是个本性善良的人,也是个好搭档★”。

  不炒作★、没绯闻,对能迅速引起关注度的综艺,也从不参加,★“我觉得我演戏会给大家带来快乐,生活之中的样子会让大家失望★”★。

  在小品《功夫》中,原词是★“借我一双慧眼★”,范伟一张口★,说成了“借你借你一眼慧眼★”。他磕巴了一下★,心想完了。

  这部影片在当年只收获了一百多万票房★,却让范伟获得了当年开罗电影节的特别表演奖。

  赵本山心里明白,“再聪明的头脑,也对付不过一个民间艺人”★,于是他想了个招,开始以情服人。

  黑龙江天寒地冻,赵德仁看赵本山太小,估计去了也会冻死,就只带上了他的哥哥姐姐。

  于是,在2001年春晚舞台上★,范伟摘下了眼镜★,剃成了平头,被人忽悠得一愣一愣。

  同学不敢收留他★,他就躲进了自家屋后的皮鞋厂里★。十月底的东北很冷,没多会儿,他冷得受不了★,又偷摸回了家。

  从1990年登上舞台★,赵本山在春晚待了21年。看赵本山的小品★,也成了观众持续20年的文化习惯。

  他接手二人转的时候,这个行当乌烟瘴气,演员良莠不齐,表演的地点多是洗浴中心,唱的也都是些不入流的荤段子。

  与荧幕上的憨厚爽朗不同,范伟私下里性格拘谨又内向,只偶尔做出点出格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蔫淘”★。

  时间回到2020年★,《刘老根3》开播★,范伟的回归客串,成了这部剧最大的看点。

  某天,编剧宫凯波和范伟讲了自己在医院里看到的几个真实的小故事,范伟听罢,特别喜欢★。等到赵本山来了北京,三个人坐下来商量了一下★,作品开始成型——《卖拐》★。

  在《马大帅1》中,马大帅是蔫的,范德彪是炸的★,两人平分秋色,互相成就。到了《马大帅3》,范德彪这个屹立在辽北平原的“孤独巨人”★,完全夺走了属于主角的高光★。

  事情比想象的还要糟糕。下了春晚的舞台★,赵本山打开攥在手里的纸巾★,看到了痰上的血丝:

  谁知道除夕当天,全村老少爷们守在电视机前★,一直到电视上打出“再见★”两个字,连赵本山的影子都没见。

  范伟家里有个老舅在市文艺队工作,看范伟确实喜欢在舞台上表演★,就给找了个音乐学院的老师,想点拨他几下。

  赵本山自己也回应过:★“中国人有个习惯,看你可怜非常好,看你太好了,心里别扭”。

  昔日的搭档相逢一笑,范伟的意气风发和赵本山的老态龙钟撞在一起,心酸且刺目。

  先是刘小光(《乡村爱情》中赵四的扮演者)在直播中发牢骚★,嫌弃公司抽成的佣金太高;又是唐鉴军(《乡村爱情》谢广坤的扮演者)被人爆出婚内出轨,众说纷纭,一笔糊涂账……

  他是仗势欺人的司机,是精致妖娆的老师,是一本正经的乡长……没有人关注范伟是谁,只知道这是赵本山的搭档。

  《功夫》之后,范伟再也没上过春晚舞台。赵本山与范伟这对黄金搭档★,也逐渐走失。

  这时候★,姜昆已经担任了4届春晚的主持★,更别说在这一年春晚★,姜昆刚演完《虎口遐想》,可谓是全民皆知★。

  这一年,铁岭民间艺术团需要一位演员临时救场,因《摔三弦》初露锋芒的赵本山★,被借调过来★。

  这一年,赵本山5岁,一场肺结核夺走了母亲的生命★,父亲赵德仁觉得老家实在太穷,想带着孩子逃荒到黑龙江。

  在戏中,他只有几句台词★,说的是河南话。范伟心里直打鼓★,总害怕自己说得不地道。

  陈连仲蹙着眉★,摇了摇头:★“孩子★,你条件一般★,我尽量教你★,能教成我就带着你好好学。”

  到郑州后,他找了个当地的熟人,把人请到了宾馆里★,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着教,对方点了头★,这才放下了心★。

  范伟也不慌张★,只轻轻回了一句★:“我在自己舒服的行当里多做点事,那个行当来不了了就少做点。★”

  父亲找了他许久,看到范伟囫囵出现在自己眼前★,父亲又气又急★,最后还是狠狠抱住了他。

  2010年,53岁的赵本山获得了华鼎奖终身成就奖。赵本山很珍惜这个奖★,因为华鼎奖代表着老百姓的口碑荣誉,“说实话,我赚的全是老百姓的钱,所以我要感谢他们”。

  “其实上台的时候★,我就一直忍着★,怕影响说台词,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就咳出来了★,真得对观众说声抱歉★。”

  长大之后★,因为身材的原因★,潘长江考剧团,怎么也考不上,“演出时穿的道袍都撑不起来”。直到1984年★,27岁的潘长江才被铁岭民间艺术团收纳,演的是丑角。

  范伟当着老师的面唱了几句,又讲了段评书,老师直言★:“你要是唱歌★,一辈子都是业余的,表演倒还是那么块料。★”

  范伟戏份不多★,但一句★“IC,IP,IQ卡,通通告诉我密码”★,时至今日,仍有余音★。

  范伟退出舞台之后★,接过赵本山搭档这一棒的,是宋丹丹。“白云”与★“黑土”的组合,一度成为新的文化现象。

  再往后,两人乘胜追击,卖完拐又卖车,卖完车又卖担架★,《卖拐三部曲》口碑热度双开花★,每年都把春晚一等奖捧回家。

  2006年,44岁的范伟接下了文艺片《芳香之旅》,演一个公交车司机老崔★。

  第一个姑娘是商店的营业员★,两人相处了一个星期,无疾而终;第二个姑娘是工厂的技术员★,两人接触了一个月,还是没来电;

  后来范伟提起两人约会的过程★,偷偷笑了几声:“其实我媳妇当时近视,她要是戴了眼镜★,估计就成不了了。★”

  赵本山说★,你一走就是十七八年,连个招呼也不打。范伟回他★:★“这不是你一句话,你说回来我就回来呗。”

  有媒体爆出★,赵本山退出了辽宁民间艺术团。再往前,是2021年2月份的时候★,本山传媒海南公司被宣布破产清算。

  2003年,41岁的范伟接到了冯小刚的邀请,出演电影《手机》,演一个河南农民。

  结果姜昆在铁岭体育馆表演时★,台下观众却表情冷淡★,少有掌声。细问之下才知道,本地还有相当受欢迎的一喜剧人才,叫赵本山★。

  这部片的主演叫张小飞★,是赵本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徒弟★,范伟在其中客串一个角色★,几个镜头★,戏份极少。

  2009年,52岁的赵本山带上了徒弟小沈阳和丫蛋,交出了一个不错的作品:《不差钱》。只是很多人都留意到,在表演过程中★,赵本山几次压不住咳嗽★。

  因为这场戏,赵本山和潘长江还得了个俗名:一个叫“天下第一瞎”,一个叫★“天下第一瘸”。

  录这档节目时,正是电视剧《马大帅》的宣传期。也是这部电视剧,给了范伟一个至今都摆脱不了的经典角色——范德彪。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如今,这座屹立在黑土地上的商业帝国,颓势也肉眼可见。

  范伟猫在自家后院玻璃上,看着妈妈独自坐在屋内抹泪★,家里一片大乱★。他有些得意,觉得自己无比重要。

  那段时间,两个人从八点开演,一直演到晚上十一二点★,吃饭都在剧场里,不知道外边黑白。

  1992年底,铁岭艺术团团长崔凯给正在北京演出的范伟捎了句话★,说赵本山新小品中有个角色要换一下,想让范伟去试试。

  在片中与范伟演对手戏的张静初说★:“看到范伟★,自己以后怎么走这条路了★,他是个方向。”

  剧组里有个河南人,范伟请他把这句话用录音机录了下来★,然后捧着录音机来回地学——回家讲给老婆孩子听★,结果还是有几个字带着点东北味★。

  2008年的《火炬手》,是宋丹丹与赵本山合作的最后一次春晚舞台,上台之前,赵本山浑身起了小米粒大的红疹★,一直在打点滴。

  某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用日记结构写的小说★,觉得新奇。他灵感迸发,挥手写出自己的处女作★:《一个厂长的日记》★。

  那段时间★,范伟在各个电影里游荡★:历史片中,他演两面三刀的间谍;生活片里★,他演老实巴交的汉子。

  范伟本人曾对媒体回应:“赵本山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他把所有难听话都说了,把所有好事都做了。”

  这几年来,赵本山本人渐渐淡出大众视野,而他引以为傲的“赵家班”,却状况不断。

  1993年4月,赵本山给范伟打来电话:“辽宁省艺术节有个小品缺个收费员,你有兴趣吗?”

  这个编辑眼前一亮,对团长说:“这个小胖子读稿子感觉不错,分寸把握得好★。这孩子会有点儿出息★,你们得好好培养。”

  赵二叔蹲在河边★,用手分辨着片片野草,赵本山就站在水草丛中★,用钎子捉蛤蟆★。

  由陈思诚导演、他与黄渤主演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就要上映,在电影的宣发阶段,他的参演片段活跃在各大社交网络,表现不俗,强势刷屏。

  范伟日后讲起这个经历,说了句:★“可能司机师傅太困了吧,大过年的★”★,时隔多年,他依旧介怀。

  范伟连忙答应★,跑去央视的排练厅,练了几天后★,春晚总导演却始终不同意换角。

  消息一定,整个铁岭都轰动了,赵本山高兴坏了★。这一年,赵本山31岁,似乎看到了人生巅峰。

  谁需要钱,他给掏;谁家里孩子读书★,他帮忙联系。大到公司战略规划,小到两口子打架闹离婚,事无巨细,他统统插手★。

  范伟急了★,买了火车票去郑州。在路上★,他看到一个农民,穿着背心叼着烟★,舔着小肚往前走,范伟若有所思★。

  他知道,自己的喜剧形象太过深入人心,想让观众不出戏★,他得使上加倍的劲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10年后,赵本山的徒孙“娇娇”在直播间公然叫板:“我是第一个跟赵本山对着干的人。”

  身边人给他支招,“是不是没送礼啊”。赵本山眼前一亮,转过年,他搬着一箱茅台酒★,又晃晃悠悠去了北京★。

  彼时★,跟着老师来铁岭表演的范伟就搓着手坐在一边——他敬佩赵本山台上的惟妙惟肖,也羡慕他台下的八面玲珑。

  1986年★,第一届全国相声大赛开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曲艺编辑来到沈阳曲艺团选作品★,范伟的处女作也混入其中。

  这些年,也总有人问范伟★,还会不会参加春晚,范伟话没说死★:“看作品,你要是没有好作品的话★,自己也难受★,观众也失望★。★”

  团里有十几组相声演员,却只有两个编剧。范伟置身其中,论资历不够格,论能力也不突出,哪有人专门为他写剧本。

  2022年2月,赵本山的徒孙张玉娇又大张旗鼓地与本山传媒割席★,公开叫板:“我是第一个跟赵本山对着干的人★”★。

  1978年,16岁的范伟通过亲戚,找到了沈阳曲艺团的相声演员陈连仲,头一磕,入了相声这道门★。

  范伟说:“那时候就演着玩★,镜头开机了就演★,演过瘾了就咔结束。结束之后到剪辑台★,哪儿有点玩脱了,就剪一剪,哪儿好玩就留下。★”

  这是一个失败的相声作品——因为全篇砸不出一个“包袱★”,范伟还被团里的同事起了个外号:悲剧相声。

  强撑着演完下了台★,赵本山在后台憋不住眼泪:“太难了,这个小品演得太不容易了。

  范伟上台领奖★,态度谦卑,他说:“这是一部容易被忽略的电影,我们拍得很淡,演得也很淡。”

Copyright © 2012-2022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