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虚假信息上★“向前防御★”。如今,美国还没有一个连贯的反虚假信息战略。相反,它采取了一系列临时应对措施★,往往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今后,美国应对虚假信息采取“向前防御★”的心态★,要先发制人,而不是被动应对。这包括采取持续和主动的措施来破坏或停止恶意虚假信息传播,同时还注重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此外,杜马事件是一个有趣的数字虚假信息研究案例,原因是在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后★,OPCW 发生了两次信息★“泄露★”。2019 年 3 月1 日,也就是袭击发生近一年后,OPCW 发布了最终报告,称有证据表明使用了氯,但没有证据表明使用了神经毒剂。尽管该报告遭到了叙利亚和俄罗斯支持者的反对,但该结果并没有在公共讨论中获得重点关注,直到 2019 年 10 月,维基解密发布了两名“告密者”未经授权的报告,他们对 OPCW 的官方发现提出了质疑。随后★,一项独立调查得出结论,举报人谎报了他们与OPCW 和杜马调查小组的关系,并犯下了严重、蓄意和有预谋的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OPCW 坚持其调查结果★,但损害已经造成★;掩盖真相的声明进入了主流媒体★。
在入侵乌克兰之前★,俄罗斯进行了一场持续的虚假宣传活动,以证明军事干预的合理性。从 2021 年 10 月—2022 年 12 月,虚假信息声称美国正在乌克兰实验室开发用于对付俄罗斯的生物武器。在乌克兰的★“生物实验室★”行动中,俄罗斯利用与周边国家的国际合作来散布这些指 控。 例 如, 伊 戈 尔· 基 里 洛 夫 中 将( 俄 罗斯武装部队核生化和化学保护部队负责人)在2022 年 3 月 断 言,“ 我 们 很 有 可 能 说★, 美 国及其盟友的目标之一是创造能够选择性感染各种种族的生物制剂”★。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DTRA)投资乌克兰的实验室进行生物研究★。然而,这项研究并不是开发生物武器,而是帮助制造医疗对策和加强生物安全★、生物安保及生物监测★。
防扩散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此次袭击事件发生后,叙利亚、俄罗斯和伊朗的合成行为者网络被激活★,散布诽谤 OPCW 和“白盔★”组织(一个跟踪和援助受化学武器袭击影响的叙利亚人的人道主义组织)的言论叙事,诋毁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的说法,暗示“圣战★”分子对袭击负责★,并以核升级来回应西方的报复性打击,并“利用西方的宗教和文化同情”。与此同时★,2018 年 4 月 14 日抵达杜马的 OPCW实况调查团也推迟进入这些地点。
前文这些研究指出了 4 个重要发现。其一, 当涉及虚假信息时,进攻具有优势★。 俄罗斯经 常在其竞选活动中推出数十种叙事方式。 一旦 某个叙事方式产生共鸣,俄罗斯就会加倍强调 这一叙事。 这意味着攻击性的虚假信息行动可 以从不同的角度发生变化,而美国试图打击虚 假信息则需要坚持实事求是★、事实真相★,并采 取守势。 用事实报道或新闻声明来打击虚假信 息要么未能获得大量公众关注,要么被视为不 可信和不值得信赖。
2024 年 1 月 25 日★,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布报告《虚假信息对军备控制的影响》。通过叙利亚杜马化学武器、乌克兰生物武器实验室★、《中程核力量条约》等事件案例★,探究了虚假信息对军备控制的影响,并提出在虚假信息上★“向前防御”★、简化解密程序鼓励灵活应对、在军控条约内制定反虚假信息措施★、确定开源情报在军备控制过程中的作用 4个应对策略与建议★。同时★,指出必须思考如何在军备控制领域采取“向前防御”的策略来应对虚假信息传播。
尽管如此,非政府组织的开源情报调查在打击虚假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 OPCW进行了该项调查。贝灵凯特的开源情报调查人员通过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和视频拼凑出了袭击的时间线★,粗略定位了袭击发生地点,估计了受害者人数★,并初步判断袭击很可能是由装满氯气的气瓶造成,气瓶是由一架 Mi-8Hip 直升机从叙利亚杜梅尔空军基地投放。同样,2018 年6 月 24 日,也就是袭击发生两个月后★,《》发布了一份增强现实视觉调查报告★,利用社交媒体图像和视频对杜马袭击案进行了调查★。这些开源情报出版物提供了一个事实和可信的来源★,决策者可以在试图对抗虚假信息时指出这些来源★。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在这场虚假信息运动中,美国处于守势,难以应对俄罗斯的谎言。华盛顿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事实说明,并传播有关美国海外实验室性质的准确信息。然而★,这些事实报道并不那么有效★,因为它们没有像虚假信息那样在社交媒体上得到广泛传播,而且许多美国人自己也不相信它们。此外★,由于 DTRA 是俄罗斯虚假信息最初攻击的目标,该机构的反应不太可信,因为缺乏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行为者的第三方验证。
俄罗斯的虚假信息活动是其在美国和其他西方民主国家散布混乱和不信任的一种低成本策略★。虽然这些虚假信息活动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它们往往被构造得相当粗糙。本报告讨论的3 场虚假信息运动中,俄罗斯的虚假信息活动得到了叙利亚和伊朗等友好国家的帮助★。
作为对此次袭击的回应,以色列于 2018 年4 月 9 日对叙利亚空军基地发动了空袭★。美国、英国和法国也于 2018 年 4 月 14 日进行了联合打击,摧毁了大马士革的一个科研设施★、霍姆斯以西的一个化学武器储存设施、霍姆斯附近的一个化学武器装备储存场所和重要指挥所。此外★,英 国 呼 吁 OPCW 于 2018 年 6 月 26 日 —27 日在英国举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缔约国特别会议,讨论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及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尤利娅·斯克里帕尔遭化学武器毒剂毒害事件★。特别会议的目的是核准 OPCW 主持下的化学武器归属机制。最终,82 名成员投票决定成立这个调查和鉴定小组,24 名成员(包括俄罗斯和叙利亚)投票反对★。
美国与苏联以及后来的俄罗斯之间的《中程核力量条约》于 1987 年生效。该条约首先取消了现有的核和常规地面发射巡航导弹(Ground Launched Cruise Missiles,GLCM)及地面发射弹道导弹(条约中定义的中间射程为 500~5 500 km),并禁止两国开发新的导弹。然而,在 2013 年★,美国开始对俄罗斯表示担忧,认为俄罗斯 SSC-8(Novator 9M729)巡航导弹违反了《中程核力量条约》。2014 年初★,美国官员在布鲁塞尔与北约军备控制、裁军和核不扩散委员会会面,告知该委员会俄罗斯证实进行了中程 GLCM 试验,俄罗斯对此回应称,美国的违规行为“多得多”★。2014 年 7 月,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军控★、防扩散和裁军遵约报告》指出★,美国已认定俄罗斯违反了《中程核力量条约》规定的义务。在 2014—2015 年期间★,美国继续对俄罗斯的不合规行为表示关注,包括在 2014 年威尔士北约峰会、2015 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会议上、美国国务院 2015 年军备控制合规报告中★,以及在 2015 年 6 月北约盟军司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对这些指控的反应是转移视线★,称美国在罗马尼亚安装的“宙斯盾”战斗系统不符合该条约★。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杂志社,原作者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为了应对有关军备控制机构和政权的虚假 信息的增加★,美国需要制定战略★,在虚假信息 出现时予以反击★,并在较长时期内建立对虚假 信息的整体抵御能力★。 美国军控谈判代表、律师、 核查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应优先确保虚假信息不 会削弱军备控制的公信度,提供建立信任的措 施,并确保核实工作的有效进行。
围绕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乌克兰生物武 器实验室及违反《中程核力量条约》的虚假信 息活动已经影响到军控协议。 俄罗斯的虚假信 息活动试图证明违反军备控制的行为是正当的★, 并破坏禁止使用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全球准则。 并且,新兴技术也加剧了这些挑战。 ChatGPT 等 人工智能将使虚假信息活动能够轻松起草数百 个虚构事实,并在社交媒体上传播; 政治领导 人的深度伪造已经可能加剧政治危机; 去中心 化和新形式的社交媒体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难以 监管,使标识和归因虚假信息变得更具挑战性★。 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都对军备控制谈判和实施 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军备 控制领域采取“向前防御”的策略来应对虚假 信息传播★。
2018 年 4 月 7 日★,叙利亚军方在杜马镇发 动了两次化学武器袭击。 第一起事件据称发生 在当天下午 4 点左右,第二起事件发生在当天 晚上 7 点半左右。 在这两次袭击中,都有煤气 瓶被扔进了居民区,一个击中了居民区的屋顶 露台,另一个撞入了一间公寓。 有报道称,在 撞击后★,有人立即闻到了氯气的味道。 虽然确 切的死亡人数仍有争议,但爆炸造成 40~70 人 死亡★,另有数百人因化学伤害受伤而接受治疗。 最初的媒体报道和受害者报告中关于气瓶中 化学物质的信息相互矛盾(氯、沙林或两者混 合),但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rganiz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OPCW)发布的 最终报告指出★,只在上述这些地点发现了氯的 证据。
在此期间★,俄罗斯外交官利用虚假信息来转移和扭曲有关《中程核力量条约》的叙述。首先,他们否认 SSC-8 导弹的存在,直到美国公开发布有关俄罗斯新型导弹的信息。当时,俄罗斯官员声称该导弹符合《中程核力量条约》要求,是美国而不是俄罗斯在回避讨论该导弹。俄罗斯声称美国违反了《中程核力量条约》,并对该条约的崩溃负全责。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亚历山大·韦涅季克托夫声称,该条约“被美国单方面终止,美国希望消除打击武器发展的任何法律障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也声称,美国不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军控伙伴。他说:“美国最近的行动表明,他们很乐意破坏整个国际条约体系★,至少在战略稳定和军控领域。”直到 2022 年 12 月★,俄罗斯官员仍在否认对其不遵守《中程核力量条约》的指控。总体来说,虚假信息是通过俄罗斯官员在会议上★,以及俄罗斯国家支持的媒体机构(如俄罗斯新闻机构塔斯社)传播发布的★。
四是确定开源情报在军备控制过程中的作 用。 在上述 3 个军控挑战中★,开源情报在打击 虚假信息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国政府应该 考虑如何加强开源情报组织在这方面的能力★。 对开源情报工作的支持可以包括政府对开源情 报收集的更多资助,以及关于如何进行开源情 报和打击虚假信息的公开培训课程。
这些来自俄罗斯的指控早在乌克兰战争之前就开始了。然而★,在战争前夕★,俄罗斯开始散布有关美国建造生物武器实验室的虚假信息。2021 年 10 月 7 日,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在联合国大会上就《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发表联合声明,对美国的“军事生物活动”表示“严重关切”。三周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并进一步散布有关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的虚假信息★,以证明其入侵合理性★。
袭击发生一周后★,数字虚假信息演变成一场复杂而混合的运动,通过社交媒体将在线活动人士和宣传博客联系起来。通过一个由反对★“西方干涉主义”政策及国际机构的网络活动人士和记者组成的网络传播★,关于杜马的反言论迅速超越了受操纵新闻内容的宣传网站,这导致了新一波虚假信息浪潮,来自知名大学的专家或前军事官员进一步发布虚假信息,往往将反叙事与其他阴谋论联系在一起。更多的主流影响者如女演员苏珊·萨兰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奥多·波斯托尔博士和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图尔西·加巴德,也推动了数字虚假信息的传播,证明可识别的声音可以成为虚假和误导性信息叙述的推手。
塔克·卡尔森、史蒂夫·班农★、亚历克斯·琼斯等美国右翼权威人士进一步散布有关美国生物武器实验室的虚假信息。2022 年 2 月和 3 月,有关生物实验室的话题标签在 Twitter 上流行起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俄罗斯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展开攻势★。4 月 6 日,俄罗斯主持了联合国安理会非正式会议★,讨论生物实验室的主张。6 月 29 日★,俄罗斯呼吁根据《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五条召开正式磋商会议,正式磋商过程于 8 月 26 日开始,9 月结束,但最终没有达成正式结论。
与主流媒体不同,传播虚假信息的数字平台在最初一周后继续讨论此次袭击事件。根据大西洋理事会的一项研究,从 2018 年 4 月 10 日—16 日,在关于杜马总共 48.7 万条帖子中转发量最多的 10 条帖子,有 6 条来自阿萨德的支持者★,这表明虚假信息主导了有关该话题的对话。与杜马相关的虚假信息的转发和互动数量得到了巨魔、机器人和半机器人等合成角色的网络帮助。
其二,在前文 3 个案例研究中,俄罗斯的虚假信息在被美国国内观众接受和传播时最为成功★。在杜马事件的案例中,主流影响力人士和来自知名大学的专家在不知不觉中散布关于谁是叙利亚化学武器袭击的幕后黑手的谎言。在“生物实验室”事件中,包括福克斯新闻在内的美国保守媒体传播了俄罗斯的虚假信息★。这意味着,当叙事被美国有影响力的受众接受时★,俄罗斯虚假信息的影响会显著放大。
2016 年,《》的一篇报道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称,他们担心俄罗斯部署 GLCM 的新项目违反了《中程核力量条约》。因此,在 2016 年 11 月,美国呼吁成立一个特别核查委员会,包括来自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代表,以解决俄罗斯所谓的涉嫌不合规问题★,不过该委员会很快陷入停滞状态。2017 年,俄罗斯承认 SSC-8GLCM 导弹存在★,但俄罗斯称其不具备中程射程能力。与此同时,北大西洋理事会认为美国遵守《中程核力量条约》,还指出俄罗斯的一个★“引发严重担忧的导弹系统★”,并呼吁俄罗斯★“解决这些担忧……并积极与美国进行技术对线 月,由于俄罗斯不遵守该条约★,美国宣布打算单方面退出,并在 2018 年12 月向俄罗斯发出了 60 天的最后通牒★,要求其纠正该问题。北约外长还正式宣布俄罗斯严重违反了《中程核力量条约》。由于俄罗斯没有回应,美国于 2019 年 8 月 2 日退出了该条约,俄罗斯证实该条约“正式死亡★”。
尽管俄罗斯没有像杜马案和《生物武器公约》案那样,在导弹问题上采用高科技的虚假信息战术,但俄罗斯官员的公开声明和国家支持的媒体文章似乎旨在提供反叙事,以迷惑公众。此外★,由于国家技术手段进行军备控制核查的敏感性,美国最初很难向盟友和伙伴证明俄罗斯不遵守《中程核力量条约》★。俄罗斯经常表示,美国并没有提供所指控的违反行为的证据,俄罗斯是遵守规定的。直到 2018 年 11 月,时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俄罗斯违反规定的具体公开解释。这种延迟为俄罗斯提供了进攻优势,它能够利用虚假信息活动,提供比美国多得多的细节,并以简洁的方式来推动叙事。美国也难以在不披露情报收集方法和来源的情况下证明其指控。此外,关于所谓的“地面发射★”导弹的技术性质,公众很难理解★,这使得俄罗斯能够对美国试图破坏战略稳定的报道进行耸人听闻的描述。总的来说,《中程核力量条约》案例表明,虚假信息行动如何影响军控违规行为,尤其是在使用机密来源进行核查时。
在过去的 10 年中,俄罗斯加强了虚假信息活动,以削弱人们对核、化学和生物领域军备控制的信任。新时代下虚假信息的迅速传播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对军备控制的核查和合规构成了重大挑战★。报告探讨了杜马化学武器袭击如何侵蚀了《化学武器公约》,俄罗斯伪造乌克兰生物武器实验室的虚假信息如何破坏了对《生物武器公约》(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的信任,以及俄罗斯的虚假信息活动如何影响《中程 核 力 量 条 约》(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的崩溃★。在每一次的虚假信息活动中,俄罗斯都使用了多种战术和信息传递手段——包括社交媒体、新闻媒体和外交渠道——来传播虚假信息并制造政治压力。这些活动对美国未来的军备控制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军备控制协议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具★,容易受到政治压力的破坏。
传播大量的错误和虚假信息比试图反驳虚假信息要容易得多。对美国政府来说,这一挑战尤其困难★,因为公众对几乎所有大型机构的信任度都在下降★,包括大型新闻媒体。在过去的 12 年中,美国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一直徘徊在 20% 以下★。这种有争议的信息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可信手段的最后验证者★。
三是在军控条约内制定反虚假信息措施。虚假信息将成为敌手在军控合规和核查方面制造混乱的常见工具。今后的正式和非正式军备控制协议应包括应对和反击与条约有关的任何虚假信息的措施★。这可以作为一个咨询委员会来做,也可以作为合规性和核查的一部分来完成。这类机制将要求协议的缔约国在委员会内部或通过规定的渠道对有关条约的虚假信息提出担忧——而在官方机制之外提出的主张可以被视为违反规定。
其三★,开源调查对于防范虚假信息至关重要。俄罗斯关于杜马事件的虚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民间新兴的开源情报分析师运用网络成功反击★。开源情报社区使用卫星图像来核实化学武器的使用,并对叙利亚受害者进行采访★,极大地诋毁了俄罗斯和叙利亚政府的说法。虽然公众对美国政府和主要机构的信任正在下降,但开源情报可能在有效信息核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简化解密程序鼓励灵活应对。当真相被保密和保密掩盖时,虚假信息活动就更难以应对。就《中程核力量条约》而言,由于缺乏有关俄罗斯违反《中程核力量条约》性质的公开信息★,美国的主张变得更加复杂。相反,美国对俄罗斯生物实验室违反《生物武器公约》的虚假信息做出回应的事实说明,增强了基于事实的反驳。在不会危害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应该鼓励灵活的解密★,以情报武装公众,用于对抗未来的虚假信息活动★。美国收集的大部分情报都可以在不透露来源和方法的情况下解密★。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拜登政府通过解密有关俄罗斯在乌克兰计划及对乌克兰进行网络攻击的证据★,有效地利用了这一策略。
在杜马使用化学武器之后★,相关国家立即开展了一场广泛的信息造谣行动,否认袭击的发生。这场大规模、持续的虚假信息行动最初是通过俄罗斯和叙利亚的官方 Twitter 账户,以及国家支持的媒体机构发起的★。这场看似由国家主导的虚假信息行动试图用相互矛盾的理论和关于杜马袭击事件的叙述充斥整个信息区。总的来说,最初的虚假信息行动对公共话语的影响很小★,因为主流媒体对此次袭击和国际反应的报道主导了信息空间。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周,这些媒体转向其他新闻报道后,媒体报道全是关于杜马的虚假信息。
其四,案例研究指出了未来军控谈判★、核 查和合规将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虚假信息创造 了一个被污染的信息生态系统,使得证明合规 或不合规的尝试成为问题,并通过制造虚假叙 述和破坏目标行为者的权威来破坏透明度的核 心原则。
俄罗斯的虚假信息在杜马案中具有优势★,因为它能够利用现有的阴谋论迅速传播,这些阴谋论进一步混淆了信息空间。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和个人博客上的互动,将虚假信息传播给了更多的受众群体,而且传播速度比美国和 OPCW 对抗言论的速度更快。OPCW 花了一年时间发布了关于杜马袭击事件调查结果的最终报告,在此期间,信息空间为虚假信息和信息操纵打开了大门。
我们很难准确评估虚假信息活动的因果关 系和影响,特别是在军备控制方面。 虚假信息 如病毒般传播或真正影响到许多人的工作和生 活,并不一定意味着相关政策会有切实的影响 或变化★。 在以下 3 个案例中★,俄罗斯的目标、 战术和受众都发生了变化★。然而,美国安全政 策界逐渐将全球视为多极化★,并由 3 个势均力 敌的国家竞争所主导的世界,俄罗斯的虚假信 息活动将进一步塑造地缘政治竞争的新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