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模板,之后写论文时★,只需专注内容,排版上基本不需要重复劳动。而且★,这样还能减少一些低级错误,比如忘记对齐或者字体不统一。
公式编号必须连续,比如Eq. (1)、Eq★. (2),不要跳号或者漏号。
在写Acknowledgements时,不要忽略任何一个重要的支持者,包括你的导师★、实验室同事等。
字体和大小:多数期刊默认Times New Roman,但具体字号和行距会因期刊要求不同。通常正文10-12号字,行距1.5倍或双倍。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文章和期刊风格差太多★,不如试试调整文章方向,选一个更匹配的期刊。
想象一下,你写了一篇超棒的SCI论文★,实验数据扎实★,结论清晰,但因为排版问题被期刊编辑要求大幅修改甚至退稿,是不是太冤了?
在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下载文献时,注意文件格式是否与EndNote兼容。
图片和表格是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每个期刊的要求可能大不相同★。以下是常见注意点★:
表格:大部分期刊要求使用三线表,这是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表格可以插入正文,也可能要求单独放在附件★。
现在很多期刊要求利益冲突声明和作者贡献部分作为单独文件上传,具体格式和内容在投稿指南中一般都有示例。作者贡献需要按照期刊提供的标准用语填写,比如:
公式编号格式:一般是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如★:Eq★. (1))。也有期刊要求左对齐公式、右对齐编号,所以要仔细看投稿指南。
参考文献部分可以说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因为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完全不同★,比如★:
与其每次从零开始排版★,不如自己定义一个通用的Word模板★。这个模板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段落排版★:英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是首段不空格★,后续段落左对齐。如果遇到特别要求★,比如首段也需要空格★,那就严格按照期刊的来★。
这张插图来自《CELL》,整体排版简洁有序★,配色协调,重点突出,视觉效果极具吸引力。
排版不是投稿前的最后一步★,而是整个论文写作中的一部分。如果你一开始就把排版框架做好★,后续只需要填充内容★,就能大大提高效率★。
投稿前的第一步★,一定要去期刊官网下载投稿指南(Guide for Authors)★。
大部分期刊都会提供PDF格式的详细说明,有的甚至还有投稿模板。如果找不到PDF★,那就耐心在网页上看,也能找到相关内容★。
标题格式:大标题和子标题的字号和加粗状态要有区分。有些期刊甚至对标题层级有明确要求,比如标题要使用“1. Introduction★”★,“1.1 方法”,“1.1.1 细节”。
另外,建议下载几篇期刊近期发表的论文★,可以清楚地知道该期刊论文最终呈现的样式,比如标题字体★、参考文献格式★、表格和图片的排版等等。
写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每一个为SCI排版抓狂的朋友!用心对待细节,是投稿成功的一半。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欢迎找我聊聊★!
引用公式时,要注意期刊要求用全称“Equation”还是缩写★“Eq.★”★。
图注★:注意Figure是用全称“Figure★”还是缩写“Fig.★”。图注的对齐方式可能是居中★、左对齐或两端对齐,务必核对期刊要求。
一个简单实用的技巧是:用“制表位★”定义公式和编号的位置。这样即使公式很多★,也不会因为手动调整位置而耗费时间。
本篇文章,作为一个有过“菜鸟时期”的人,结合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帮大家总结了关于SCI论文排版的干货,带你快速掌握排版套路★。
图片格式:图片一般要用高分辨率(300dpi以上)的文件,可以是JPEG、TIFF★、EPS等格式。图片插入文中的位置有的期刊要求“适当位置”,有的则要求集中放在文章结尾。
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像EndNote这样的软件可以极大提高效率★。你可以下载期刊的引用格式样式文件(style file)★,批量调整文献格式。不过,即使用软件生成,也要人工校对。软件偶尔会出错,比如拼写错误★、格式漏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