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Ⅰ类(优秀)包括获各级政府质量奖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企业等;Ⅱ类(好)包括被确定为省或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重点项目的链主企业、获供厦食品“鹭品”标识授权企业、近三年被公示为厦门市“守合同重信用★”一次企业等;Ⅲ类(良好)包括已建立首席质量官(质量安全总监)制度经营主体★、产品获得强制性认证经营主体、被认定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等。本市经营主体可对照公布的32个质量要素指标,判断是否纳入白名单★、获得何等质量信誉等级★,积极向银行申请质量信贷产品★。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厦门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金融监管局还将持续紧密协作★,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参与质量融资增信服务★,推动★“鹭质贷”产品功能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厦门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介绍,目前★,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已按照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将6634家次经营主体纳入了质量信誉经营主体白名单★,厦门市各银行对白名单内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支持超200亿,运用央行再贷款再贴现资金为白名单内经营主体提供融资超10亿元。据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后续该局也将动态更新名单内容,激励更多经营主体走以“质”取胜之路。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快速落地“鹭质贷★”产品,为质量信誉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近1亿元;交通银行厦门分行★、厦门国际银行等多家银行也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和经营优势,稳步推进★“鹭质贷”产品开发工作★。另外,人保财险厦门市分公司、太平财险厦门分公司等积极围绕“鹭质保★”产品开发提出工作思路★,力争为质量信誉经营主体提供更优质的保险保障服务★。
央广网厦门2月12日消息(记者 邬眉 实习记者 林佩沂 通讯员 张潇翎)2024年11月,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厦门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金融监管局共同印发《厦门市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率先全省出台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创新推出“鹭质贷”质量信贷产品。在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解读了厦门质量融资增信政策,发布了“鹭质贷★”形象标识,并举行了首批★“鹭质贷”银企签约仪式。
★“质量融资增信政策是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好政策。★”因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SGS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厦门通海船务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获得★“鹭质贷★”的企业,总经理周志安表示★,★“鹭质贷★”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缓解了我们的压力★,保障了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通过‘鹭质贷’获得资金也是对我们质量能力、资质等方面的认可。不仅增强我们自身的信心,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形象,更提升了客户和合作伙伴对我们的信任度,为我们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市场份额★。★”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实施方案》根据经营主体在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质量创新等5个方面所具备的能力、资质★、荣誉等重要信息★,细化明确了厦门市质量融资增信质量要素范围和指标清单,建立了Ⅰ类(优秀)★、Ⅱ类(好)★、Ⅲ类(良好)3个等级的质量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内含32个要素指标★。
以质量要素增强融资信用★,能够有效提高融资主体获得资金的可靠性和稳定度,对于融资方来说,增信可以扩大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对于资金方而言,增信能够减少信用风险,保障资金安全。近年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切实帮助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经营主体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增加融资额度,提高融资可得性。